國外集裝箱撬裝房發展現狀
,日本、歐洲等發達,是世界上早推行住宅工業化的,二戰后其產業發展基本上都經歷了工業化、標準化的過程,實現了由簡單到高度集成的發展過程,也實現了由產業發展前期企業獨立 使用到現今全行業通用化住宅部品生產的轉變,企業在發展中能夠彼此協調、互相制約。通過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 ,逐步淘汰落后的產品和技術,不斷完成產品的新換代。以標準化來生產環節的井然有序和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提高,住宅建設進入到” ”發展的軌道。自上個世紀50、60年代至今,歐美等發達住宅部品也己實現了工業化、標準化、系列化、 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產業發展和配置己比較完善。住宅建設的裝配化、集成化程度非常高,住宅產業化得以 推廣,在住宅建設中己占據了較大比例的市場份額。
(1)北美地區的集裝箱撬裝房以前主要多應用于創意建筑。近年來,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由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 人開始搭建簡易房屋,集裝箱房屋逐漸受到青睞。另一方面,活動房屋在 己被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水利、地質勘探、石油施工以及旅游、軍事、城市建設各種臨時用房等,市場需求巨大。據 建筑業協會(MHI)統計,2001年 就有2200萬人長期居住在活動房屋里,目前,這一類人群數量仍高居不下。同時,人們對這類房屋的設施裝備追求越來越考究,集裝箱集成活動房己成為 人消費的一種新時尚。由紐約“樓特客”設計公司 制造的“組合家居單元”就是一個40英尺長的集裝箱。整個單元全部使用 工業建材。這是專門針對喜歡環球旅行的愛好者設計的房屋,主人外出旅行時用汽車拖動,“房屋”內設施既可簡約也可豪華, 按照主人要求創設。
(2)歐洲:20世紀70年代起,歐洲許多機構和私人公司對冷成型鋼構件、連接及結構體系進行了積極 和 。在奧地利、捷克、法國、瑞典、英國、德國等都是早形成冷成型鋼設計規范的。同時,歐洲鋼結構協會(ECCS)完成了一些用于建筑冷成型鋼結構測試及設計的文件。20世紀末,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發行了用于冷成型鋼構件和鋼板的歐洲規范3中的1-3部分。這項工作是由歐共體委員會發起,與ECCS的一個工作組協作完成。這標志著:歐洲在冷成型鋼結構方面也有了統一標準。
(3)澳大利亞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據澳洲介紹:澳大利亞住房緊缺,2012年住房缺口將達16萬套,僅墨爾本和維多利亞兩城市受人口膨脹的影響,在未來20年內將需要60萬套住房。在澳洲因受工程建設費用的制約,購房者的購買力在大幅下降,營造商,礦業,學校、社區住房矛盾日益突出。從2008年底開始,澳大利亞己決定投資100億美元來 住房購買力。2009年2月,己開始從預算中拿出22億美元用來專項研制可移動房屋。2009年,澳大利亞針對日益突出的人口膨脹,大中城市住房普遍嚴重短缺,購房者購買力下降等問題提出了“集裝箱活動房”的刺激經濟方案。此項目由澳大利亞投資人,旨在 房屋購買力,刺激市場需求, 這種日趨突出的矛盾,并產生小的環境效應。
(4)亞洲:亞洲集裝箱房屋起步晚,但發展快,勢頭迅猛。冷成型鋼結構的發展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印度、日本等國早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規程。日本2011地震海嘯災害過后,災后災民安置和災后重建任務重、標準高、時間緊。和民眾痛定思痛。集裝箱方艙由于采用以運輸用鋼質集裝箱為主體構建,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和大量運用技術成果,具有其他建筑形式的建設周期短、建筑結構形式適合日本地區地質特性的優越性,集裝箱房屋被選定為 和優先建設發展項目。僅日本宮城縣就計劃建設數萬套集裝箱安置房,和民間資本一起上。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東京都地區計劃建100萬個配置基本生活設施的標準集裝箱應急房屋。我們為日本災后重建設計的多層公寓式集裝箱集成安置房屋接到了日本宮城縣期14億日圓的采購訂單;東京都地區的集裝箱應急房屋也己完成設計方案和價格的論證。
目前,輕型鋼結構集裝箱房屋的 廠家遍布日本各地,其中NAGAWA公司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公司,它是以盒子單元體系輕型鋼結構活動房生產、銷售、租賃為主的 廠家。其生產的預制裝配式輕型鋼結構組合房屋可以做成1一3層房屋,結構型式主要為輕鋼盒子單元,根據客戶的需要有多種尺寸盒子單元的選擇,長度、寬度、高度是固定的。盒子單元可以整體運、也可以做成折疊式。日本NAGAWA公司活動房具有以下優點:現場安裝,簡單的30分鐘、復雜的1天之內就可以安裝完畢,可拆除、可搬遷,豐富新穎的外觀造型可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抗風性能好。日本的某工廠全在生產線上生產住宅,每一條生產線八個小時可以生產10到11棟住宅。施工現場 就可以完成組裝工作。由于日本的街巷都比較窄,建筑構件堆放場地受限,因此建筑構件是配合施工進度要求隨用隨進。由于建筑構件按照編號和順序裝車的,因此達到現場后,不需二次倒運,直接由起重設備調裝完成安裝,兩至三名工人就可以完成部件的固定組裝工作,減少了對施工場地的條件要求。
在韓國,貧乏的居住土地供給、大量的留學生涌入和擁擠的居住現實,和社會己開始把解決問題的方案集中到集裝箱預制艙等新型建筑物上。在全韓擁有270個大學和 所會員單位的韓國產學研協會,每年無償資助1億美元給會員單位, 用于 和建設的會員單位學生宿舍,“集裝箱學生公寓”備受推崇。韓國產學研協會的會長金光宣、金敬珍夫婦,是韓國建筑和裝修設計大師,2012年4月他們來到中國進行考查調研,我們有針對性的向他們提供了一套層高4層共80個帶衛生間標準學生宿舍的集裝箱集成學生公寓設計方案,韓國客人非常滿意,當即決定在韓國慶熙大學投建兩棟作為樣板示范。下一步,韓國產學研協會將通過與爾市合作, 推廣集裝箱集成學生公寓,重建爾市內的大學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