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建筑生產施工及步驟
1.建筑材料來源。集裝箱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是 廢棄集裝箱,其中 常見的是 通用型集裝箱。
通用型集裝箱活動房是 集裝箱運輸的主要力量,直接決定了其數量的龐大,適合大規模建造使用。同時,通用型集裝箱的規格尺寸均為模數300的接近數,有利于集裝箱建筑標準化、工業化的設計,也有利于集裝箱的運輸和安裝吊裝。
2.現場施工。1)地基與基礎施工。集裝箱建筑宜采用 地基,基礎形式宜采用擴展基礎,其埋深不應小于冰凍線 或0.5m,地面應有素混凝土墊層。單層集裝箱建筑的地基土滿足承載力時,可將集裝箱底地基土夯實、平整后,以素混凝土基礎承載箱體;多箱疊置荷載較大時,箱底四角 可以角 件底座與基礎連接。
集裝箱建筑的興起帶動了施工技術上的變革,就基礎施工來說,新興的型鋼混凝土單雙柱及四柱基礎,與傳統的現澆式基礎相比,結構且發展時間短,便于運輸、施工,低碳環保。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一,按照預制基礎底板。綁扎基礎鋼筋,并在擬澆筑的基礎底板頂面預埋吊環,在底面預埋T型和不對稱H字型預埋件,支設模板。
步驟二,按設計高度切割方鋼柱腳備用,在上蓋板開設連接栓孔,在下連接板開設螺栓孔,然后在方鋼柱腳頂面和底面分別連接上蓋板和下連接板。
步驟三,澆筑預制底板的混凝土。
步驟四,待澆筑預制基礎底板的混凝土成型后,通過起吊設備鉤住吊環將成型的預制基礎底板吊起脫模。
步驟五,采用切割設備將吊環切除,并將預制基礎底板翻轉。
步驟六,將預制基礎底板放置在集裝箱式活動房擬安裝位置,并將方鋼柱腳通過螺栓與預制基礎底板上的不對稱H字型預埋件連接。
(2)運輸安裝過程。通用型集裝箱房屋具有標準化、拆裝方便的特點,由此構成的集裝箱建筑的運輸不同于以往建筑構件的運輸,依據規模的大小,大致有兩種形式:微小型集裝箱建筑,運輸時可直接采取整體單元運輸;大中型建筑,運輸時需將建筑拆分為折疊單元的形式,一方面提高裝卸效率,另一方面節省運輸成本。
現在的箱式建筑節點拼接有角 件連接構造和墊件連接構造兩種形式。角 件連接構造分為焊接連接、螺栓連接;墊件連接構造分為短柱墊件連接、H型鋼墊件連接。一是 焊接連接。 主要的連接方法。構造簡單,制作加工方便,結構剛度大。但焊接結構對裂紋很敏感,容易擴展到整體,低溫冷翠問題較為突出。二是 螺栓連接。施工簡單、受力性能好、可拆換、耐疲勞、在動力荷載作用下不致松動。有時為了容器的密封,需要施以較大的預應力。三是 短柱墊件連接。主要指箱體間通過類似于短柱的墊件構造實現連接的形式。四是 H型鋼墊件連接。施工方法與短柱墊件連接大致相同。
上述四種集裝箱建筑節點連接,根據各自特點適用于不同范圍。焊接連接結構簡單,剛度大,節省材料,但現場施工的工作量較大,且不便拆除,不符合工業化建筑的發展需求。螺栓連接及墊件連接現場拼接操作簡單,拆換方便,但承載能力較小,一般應用于低層集裝箱建筑中。
吊裝使用的吊具主要有鋼絲繩、卸扣、吊鉤等。吊裝過程中,可按建筑物的結構形式、安裝機械規格和現場施工條件等因素劃分,宜劃分成流水區段,各區段按照流水線作業,提高施工效率。箱體吊裝與安裝過程中除了應野外集裝箱房屋箱體結構的穩定性,還要整體形成穩定的結構體系, 時采取增加臨時支撐結構等措施。